連續兩日看了兩部印度電影,同是金馬影展的寶萊塢好片:
《三個傻瓜3 Idiots》(2009) & 《霹靂來唬秀 Peeli Live》(2010)
後者 Peeli Live的製作人Aamir Khan,正好就是3 Idiots的主角。
這兩部都不是傳統的印度片(唱歌跳舞,好人戰勝壞蛋),但都十分好看。
3 Idiots裡面描寫著印度大學生,面對現實生活仍然願意去追逐夢想。
Peeli Live則是講到一個貧窮村莊裡,一個男人因為想得到政府補助而決定自殺,進而引發媒體追逐。
我看完之後比較好奇,印度的自殺情況真的有電影中說的那麼稀鬆平常?
Peepli Live的事件就是圍繞著貧窮農民的自殺;
而3 Idiots裡面的名校學生,因為壓力太大也選擇自殺一途。
我先查了一下自殺率最高的國家,最高的是白俄羅斯(2003),第二是南韓(2009),第三是立陶宛(2008)。印度(1998)則是排在第43位。
(台灣沒有在這個名單之內)
而印度的自殺人口,主要來源在:
年輕人口,印度每十五分鐘就有三人自殺,而三人當中一人為年輕人。(界於15-29歲間)
印度仍然崇尚犧牲以表達理念的做法,許多受過高等教育的年輕人,對現狀不滿,因而自殺。
另外年輕女性自殺的原因,主要出自於心理疾病、遭受暴力,以及嫁妝相關問題。
農民,多數位於南印。農民無力解決貧窮現況或者無力償還債務,因而用自殺終結。
Peeli Live裡面講到印度有70%的人口屬於農民,而農民中間有一半的收入居於貧窮線以下。
(為此我也google了一下貧窮線的定義,2008年世界銀行公布,貧窮線水準為每日收入1.25美元以下,如果就這個定義來看,全世界有三分之一的貧窮人口都集中在印度)
家庭主婦,在2007年,家庭主婦的自殺比例就佔了21%。社會地位低落與經濟狀況可能是主要的原因。
Peepli Live裡頭有一段相當諷刺,
當記者訪問農業部長,該如果處理農民自殺的問題時,農業部長則回答:推動工業化。
身為農業部長的政客,幫助農民的方法竟然是工業化。
發展中的國家,是不是只為了急遽發展的這一塊而沾沾自喜,卻忘記處在不公平傾銷的另外一塊?
(印度的農民,常常是為了向國外購買種子植苗,而進行貸款。一但農作成果不盡理想,便進入負債的深淵)
我印象中的印度,的確是不太快樂的。
在尼泊爾後進入印度,差距特別明顯。
尼泊爾人的生活條件不好,但是可以感受到每個人幾乎是開朗而無慮的。
印度人生活條件比較差,當然也有比較開朗純真的人,但看到的每個人被生活所困的痕跡。
我印象中的印度,光是活著就是難題。
而我以為傳統寶萊塢片當中,這麼歡樂美麗,這麼理想化的場景,
是因為生活已經太難了,需要有電影帶人暫時脫離現實,得到快樂。
但是現代印度電影開始為現狀發聲了。
而不是靠著英國導演的"貧民百萬富翁"才能出現在世人眼前。
所以,看到這兩部片我很開心。
相關閱讀及資料來源:
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自殺率國家排名
http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List_of_countries_by_suicide_rate
印度:農夫自殺潮 http://zh.globalvoicesonline.org/hant/2009/08/28/4096/
South India: the world's suicide capital
http://www.rediff.com/news/2004/apr/15spec.htm
The growing suicide rate in India – the reasons
http://nitawriter.wordpress.com/2007/05/14/why-indians-commit-suicide/
印度70多人還不上貸款自殺 輿論懮『次貸危機』
http://newsbig5.jxnews.com.cn/system/2010/11/04/011511055.shtml